最近,“被年轻人的一平米装到了”上了热榜。年轻人利用居住空间的方寸之地设计成迷你书房、微型花园等,充满想象力。
“一平米”不只是家里的一块小角落,还是当代年轻人寻找内心安逸和舒适的代名词,他们在这里打造属于自己的心灵桃花源。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文昌路,是扬州横贯东西、总长60公里的主干道,既有古城风韵、新城气派,又有湖光山色、田园风光,向世人展示着古今辉映的新扬州。
文昌路与淮海路交叉口附近,唐代木兰寺的石塔和古银杏,矗立在道路中轴线上,绿化岛把它们联系起来,以形成街心绿化小品,将历史文化信息储存并融入现代生活,这是一种活态的文化保护,是高明的文化利用。
到过扬州瘦西湖的人,无不惊叹于小金山脚下的“枯木逢春”景观:两根银杏树干残骸傲然挺立,手腕粗的凌霄攀援而上。
1952年夏日,几道雷电击中了木兰寺的千年银杏,断裂了一截枯木。在几位有识之士的坚持下,这截枯木被移到瘦西湖小金山玉佛洞旁。后来,园林专家将一株凌霄花,栽在银杏残骸下,从而诞生了“枯木逢春”的新景观。
过去,扬州城水井密布,大街两旁、qy千亿体育官方网站小巷深处、大户人家的庭院里,随处可见,由此被称为“井城”。
如今,文昌中路街边的宋井,井栏尚在,只是加了铁盖进行保护,成为这条路上的历史景观。
丁家湾滚龙井原是清代官井,井架虽不存,井栏上尚留有固定井架的圆孔,井水仍很清洌,附近居民以水桶取水。
大实惠巷23号的四眼井,为明初名将常遇春的家井,井水很清,周围居民常去取水。
扬州2024年民生幸福工程主题鲜明,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用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建好“梦想小屋”是其中一项民生实事。
一间间小屋,经过改造,变得干净、整洁、温馨,“梦想小屋”帮助更多困境儿童筑起梦想的空间。
今年,“公园20分钟效应”走红。据说,只要在公园待上20分钟就能让状态变好。在扬州,“小而美”的公园可太好找了。
建设“乐享园林”活力空间自2022年起已连续三年纳入江苏省政府和扬州市的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公共空间林荫化、滨水绿岸等建设,串点成线、由点拓面,持续完善园林绿地空间体系,提升多元功能及服务水平,推进共治共建共享,为群众营造更多身边可休憩、可交往、可健身的高品质绿色空间。
一批小而美的“乐享园林”民生工程在扬州建成开放,点亮城市空间,服务美好生活,让生态资源释放更多民生福利。
徜徉于扬州慈善文化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蝉鸣鸟叫、满园飘香,一步一景皆是诗情画意。人们或许会注意到公园地面上多了长沟水塘、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和透水健身步道,“小角落”藏着“小巧思”,在看不到的地方,公园地下铺设了雨水污水管网。
扬州主城区数百个公园星罗棋布,是市动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设施。结合园林文化和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扬州对部分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扬州慈善文化园就是其中一个范例。
汽车前挡风玻璃,能否像电子屏幕一样展示多样化的信息?如今,想象将变成现实。
江苏泽景科技是省潜在“独角兽”企业,2015年落户仪征。江苏泽景科技的HUD(抬头显示器)前瞻视觉概念座舱,在车展上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观众前来打卡体验。HUD是光机电一体化的系统集成件,可将信息投影到透明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形成清晰影像。
汽车及零部件是扬州六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产业规模超千亿元。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的到来,扬州汽车产业发展迎来新使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