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366-5866

如何实现从中国现状到“碳达峰、碳中和”的跨越

时间:2024-09-05 07:33:07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克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公斤的二氧化碳。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公里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公斤。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公斤。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公斤。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公斤,电暖气则只有600公斤。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公斤。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公斤。用飞机运输1吨芒果或梨,飞行里程为1万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3.2吨。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全球变暖是人类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气候变化的具体后果包括:(1)干旱。据科学家预测,如果气候变化的趋势不变,到2060年,全世界许多地方会出现严重干旱,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生产大幅下降,可能导致饥荒和大量人口成为难民。(2)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以后,南北两极的冰川都会融化,例如格陵兰岛冰川现在正以每秒1万吨的速度融化,两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湾区的近海城市都可能被淹没。有些科学家预测,海平面上升几米会导致全球10亿的气候难民,沿海地区的居民都会无家可归。(3)自然灾害频发,包括台风、飓风、水灾等。以水灾为例,水灾强度和频率的变化所导致的受灾人口,2100年可能会比现在上升5倍。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span>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2019年度的碳排放量居于首位。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创下近120亿吨的历史新高,总量还在不断增加。根据全球能源巨头BP统计,2019年全球碳排放总量341.69亿吨,其中,中国排放量98.26亿吨,占比约29%,位居全球首位,且几乎达到同期美国的两倍。从人均水平看,中国人均碳排放自21世纪以来明显抬升,陆续超越法国和英国,现已逼近德国和日本。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2021年4月22日,习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与自然共同生命体》的讲话,指出: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由上述现状可知,我国要想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重点可以关注如下问题: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碳达峰、碳中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例如,在绿色饮食方面,可以多吃素食,减少肉食,素食产生的碳排放量同等情况下远小于肉食,因为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对食物的利用率很低。改变饮食结构,牛羊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是相同质量中鸡肉、猪肉的4倍;在绿色出行方面,更多地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电动车出行,另外,可以购买排放量较小的车,购买电动汽车;在绿色家居方面,平日里可以培养一些小的绿色生活习惯。比如说房屋节能改造、家电更新维修、晒干代替烘干、降低热水温度等等。在绿色穿衣方面,可以购买绿色环保的布料,也可以对旧衣服进行改造,进行二次多次再利用。另外,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等。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作为理论研究重镇,高校应在“碳达峰、碳中和”理论研究中发挥出积极作用。通过自主研究或申报各级“碳达峰”、“碳中和”项目,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奉献重要力量。目前,有些单位已经付诸行动,例如,2020年5月9日,西北大学与榆林市政府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签约仪式,暨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揭牌仪式在榆林举行。5月22日,为打造高端“碳中和”智库,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2020年12月11日,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揭牌。2020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3月11日,山西碳中和战略创新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是山西省首家“碳中和”研究院。

  由上图可见,我国发电与供热环节排碳量最高,占到51%。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发电供热是以火电为主,靠烧煤、天然气或石油等化石燃料来产生电能。在“碳中和”大势之下,未来向新能源切换的步伐势必要加快,要加速发展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绿色能源。尤其是光伏和风电,过去几年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风电成本下降近70%,逐渐进入平价时代。

  但是,新能源的发展也存在技术上的挑战,例如新能源存在地区错配。西北地区有丰富的风力资源,西部地区有充足的光照和水资源,但用电负荷中心却集中在东部,因而需要发展特高压电网来实现“西电东输”。

  此外,使用新能源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储能。例如,风力发电的高峰在凌晨前后,但这时大家都睡觉了,是用电低峰,发了很多电却用不完,等到了早上用电高峰期,风却停了,所以终极方案就是储能,在光伏和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CCUS,即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简单来说,就是把工业生产过程中跑到空气里的二氧化碳“逮”回来,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手段,捉回来后可以再利用,也可以压缩以后埋到地底下,一般是枯竭的油田、海底等安全场所。从国内外项目经验看,地下封存、驱油和食品级利用,是当前较主流的方向。国外科研工作者对碳捕集已经开展大量的研究,Lee等通过固体吸收剂捕获二氧化碳(CO2),以减少来自不同燃烧过程源的CO2排放,所用的吸附剂通过加热或减压的方式回收利用,作为捕获CO2成熟的技术,分离效率可达到90%。Dutcher等通过胺基技术捕集CO2,由于反应的高度可逆性,可有效应用于工程项目。目前我国在CCUS技术领域在相对落后,去年全球将投入运营的21个大型商业CCUS项目中,仅有1个来自于中国,不过在“碳中和”目标的带动下,未来CCUS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进程一定会加快,。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碳排放权交易(ETS)是指国家每年会给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排放量少于配额的企业可以把多余的配额拿到碳交易所出售,而超过排放配额的企业,就需要到市场上去买排放权,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按照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企业节约碳排放。在此机制下,高耗能的能源企业排碳成本提高,而园林绿化、新能源等企业就能化身“卖碳翁”,用省下来的碳配额增加盈利。不过,它也存在明显的弱点。第一,政府设计配额时难度比较大,设置普遍比较宽松,导致交易市场不活跃。第二,与碳税类似,碳排放权交易也存在碳泄露的风险,高耗能的企业可能会迁往排放成本比较低的地区。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根据估算,每年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需要的绿色投融资在4万亿元左右,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资金支持仅占10%,90%的资金来源还是靠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中国人民银行也采取一系列的积极的措施,助推绿色金融的发展。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提出,人民银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商业信用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框架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预计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相关部门正在就管理条例征求意见,提出要逐步扩大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金融管理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参与碳市场的管理,最大化发挥碳价格的激励约束作用。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3060”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3060”影响着我国绿色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碳中和”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有节约能源的意识,保护环境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李老师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财务研究团队出品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

  “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实现目标须久久为功——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