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366-5866

建宁一粒种收获民生好“丰”景

时间:2024-08-14 12:05:30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记者 刘尚君)盛夏时节,风吹稻浪,位于溪口镇枫源村的5000多亩稻种基地被阳光照耀得十分亮眼,于航拍视角之下宛若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连日来,溪口镇枫元村制种大户郑春华正在忙着为稻田拉花,他预计,“按照今年的长势,自家的稻田亩产能可达到500多斤。”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支柱。自1976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建宁县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0%以上,我国每10粒稻种中就有1粒来自建宁。

  素有“北张掖,南建宁”美誉的国家级制种大县,建宁县将发展现代种业作为首要任务,利用科技化手段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建立高标准绿色农田。在枫元村,机耕、机种、机收、机防、机烘贯穿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稻田长成的每一个环节,无人机和大型农耕设备轮番在田野上“穿梭”。

  “现在村里90%以上的稻田实现了科技化”,溪口镇枫元村支部书记刘炳煌介绍,这源于村民与农机合作社的合作模式,“每年村民接下合作社的订单进行水稻种植,从资金、技术到服务,农机合作社向农户提供一条龙保姆式的支持,到了哪个时节该做什么、缺什么或者出了什么问题,只要农户打个电话,合作社便会上门到家”。

  喜看稻田千层浪,受益最直接的还是农民。就拿插秧来说,郑春华举例,人工插秧一亩地的成本要300元,而机器只要100元。机器插秧更快,一天能耕20余亩,人工起早贪黑,一天的功效甚微。

  据介绍,近年来,建宁县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2023年全县制种15.7万亩,产量3.77万吨,种子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2.27亿元。建宁县现有140余家种子企业、注册制种经纪人389人,制种农户2.5万余户。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刘炳煌介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准家乡的农业发展趋势,回家务农创业做新型农民。

  在建宁县,“小种子”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民生”。基于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在建宁县的重要地位,以及种业法律纠纷的特性,具有专业性强、时令性强、责任认定难、维权成本高等特点,为切实维护种业从业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种业市场秩序,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建宁县人民法院成立全省首家种业巡回法庭,同年9月,根据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统一布局,升级为种业巡回审判专庭,因地制宜制定了创新举措,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撑起法治“保护伞”。

  在专业审判方面,针对涉种业维权案件,开辟立、审、执理“绿色通道”。成立专业审判团队,归口审理种业、耕地等案件,审判团队的法官均出生于制种农户家庭,了解制种常识。探索建立和完善技术调查、专家咨询等制度,聘请农业技术专业为种业技术调查官,通过专业技术调查和咨询程序提升种业案件的审判质效。

  在方便群众方面,采用“派驻法官+巡回审理”的工作模式,派驻一名法院干警常驻现代农业产业园,常态化开展种业司法服务工作。对种业诉讼案件,调度法官就近到田间地头开展巡回调查、巡回调解、巡回审判,为农民开展诉讼活动提供最大的便利,同时推动纠纷前端化解、就地解决。

  在完善司法和规范市场方面,建宁法院与建宁县人民政府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种业司法服务保障促进种业振兴的十条措施》,协助制定种子生产经营格式合同范本,制定《种业生产经营活动法律服务指引》《种业法律问题》《种业生产经营法律实务指南》等宣传册,为从业者开展种业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服务指引,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据悉,2022年以来,建宁县种业巡回审判专庭办理涉种业案件166件,其中诉前化解31件,75%的诉讼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得到妥善化解,执行到位种子款766.59万元。强制执行建宁某种子专业合作社与安徽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养殖合同纠纷一案,入选“2023年度福建法院十大执行案件”。QY球友会官网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