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摸着就热乎了。”9月1日早8点,根河市气温仅6度,而谭长恒在家里穿着短袖。
这一天,有“中国冷极”之称的呼伦贝尔根河市和额尔古纳市一同步入2024—2025年采暖期。这意味着,内蒙古自治区“温暖工程”正式开栓送暖。
“哦,家里暖气阀门泄漏关不上了?”早上还不到8点,李秀艳已守在热线电话旁,记录、派单、回访。“用户打来电话,我们必须半个小时到现场,跑水的10分钟内到达。”
根河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供热机组集控室里,李秀艳和同事们守在监控屏幕前,紧盯全市供热机组各项运行指标。每家每户的房间室温在室温云监测平台上一目了然。
根河市是中国最冷的城市,全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达到-58℃,每年9月1日正式供暖,持续到次年的5月31日,是全国供暖时间最早、周期最长的城市之一。
QY球友会网站
今年自治区启动“温暖工程”,根河市全面推进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涉及14个小区、74栋楼,改造三级网9公里、地沟管网2.6公里,力求从根源上消除供热隐患。
谭长恒一家是“温暖工程”的首批体验者。夏天,他们单元由老式的“上供下回”管道系统改成“一户一阀”。
“去年最冷时候屋里就十多度,孩子写作业冻脚。”看了看温度计上显示的25.1°C,谭长恒满是信心地说:“今年肯定没问题。”
在中国版图的北部,内蒙古绵延2400公里,像张开巨翼的雄鹰,对抗着西伯利亚冷空气的肃杀。
在这里,供暖期多为6个月,高寒地区长达9个月,全区供热面积达10亿平方米。冬天的内蒙古,供暖堪称头等民生。
为全面解决全区供热领域存在的堵点难点,2023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内蒙古全域实施“温暖工程”。
全会公报提到:把彻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供暖问题作为要事紧事,加大投入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模式,坚决把暖供足供好,决不能让老百姓挨冻。高度重视、全力解决当前供暖中的突出问题,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1月27日自治区政府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温暖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来,自治区住建厅聘请全国供热协会专家46名,先后18次对各地“温暖工程”新型智慧供热模式进行全方位指导。
各盟市把“温暖工程”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12个盟市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7个盟市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
自治区政府印发《方案》以来,全区全年计划实施的539个项目已全部开工,目前已完成146个,完成投资143亿元。其中热源建设与改造36座,一级管网改造612公里,热源互联互通管网建设100公里,热力站改造1910座,二级管网改造3993公里,楼栋立管改造1629公里,大串联户内系统改造27747户。
据悉,自治区将加快完善“自治区—盟市—旗县”居民室温监测联动体系,以小区为单元,按照3%-5%的比例安装室温采集器,将室温在线监测作为重要监管手段,将群众投诉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主动发现问题转变。
10月15日是内蒙古全面启动供暖的节点。伴随这天的临近,大干了大半年的“温暖工程”,即将迎来全区人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