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366-5866

21世纪田园城市:建设人类理想的家园

时间:2024-08-14 12:01:43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千亿球友会,担任众多重要的社会职务,包括: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规划学会主席、英国建筑业委员会主席、规划数字工作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英国杨威及合伙人(城市规划)事务所创始人、大英图书馆董事等等。

  杨威坦言,在众多的社会职务中,她最看重的是如何做好一名城市规划师。她告诉记者,“规划设计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融合了科学和艺术的高度复杂的学问。它将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和行为科学联系在一起,强调跨学科合作,在拥抱科学进步的同时,也需要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不同的角色让我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杨威说,每个角色对她的成长都有其独特的贡献,拓展了她作为一名规划师的理解力。

  对于杨威来说,平衡这么多的社会角色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也收获颇丰。例如,在英国社会科学院担任院士,有助于她将社会科学见解更好地融入规划实践;出任英国皇家规划学会主席,让她有机会引导行业走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数字工作组的职责让她领导并整合空间规划最前沿的创新,使规划设计为公共利益服务;在英国建筑业委员会的工作,拓宽了她对建筑业挑战和机遇的理解,这对于整体规划至关重要;作为大英图书馆的董事,她可以推动知识共享和并为文化交流打破障碍,支持更广泛的知识和文化交流。

  杨威说,她逐渐在这过程中发现不同角色的互相促进作用,并推动多方共同合作、创新,使用多学科方法来推动空间规划的系统性变革。这种多样的社会角色也加速了她的专业成长,使得她能够在创建可持续、包容和有韧性的社区方面有更多创新思路。

  “我们的团队擅于沟通不同文化以及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士,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联系起来;我们也愿意与开明的政府、业主以及社区共同决策,通过一流的设计创造可以世代传承的场所,帮助那里实现经济活跃、社会和谐、环境美好。”杨威说。

  2021年1月20日,杨威就任皇家城市规划学会2021年轮值主席,成为该学会历史上首位非白人主席。在担任英国皇家规划协会主席期间,她致力于整体规划行业的现代化,特别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骤减、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全球性的挑战,采取更多的、紧迫的行动。

  杨威指出:“空间规划工作意义重大,这份职业可以帮助解决诸多社会的重大挑战。同时,规划行业本身也需要进行持续的、系统性变革,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对21世纪田园城市的热情是我整个职业发展的驱动力。”杨威告诉记者,她一直致力于研究、推广和实施创新‘田园城市’,创建一个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体系。而要实现这一愿景,杨威觉得规划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同情心、无私精神和创造力。

  2011年,杨威在伦敦创建了英国杨威及合伙人(城市规划)事务所,这给了她更加自由的施展空间。丰富的跨领域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领导经验,使得杨威擅于在规划中挖掘地方独有优势,并将富有创意的规划进行实施,确保它们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杨威非常推崇20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对于“田园城市”的构想。“霍华德在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书中详细阐释了‘田园城市’的构建原则。”杨威告诉记者,那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缺点。这些城市是独立的社区,周围是开放的乡村,住宅、工业和农业区域平衡。其目标是通过充足的绿地、高效的基础设施,以及多样化的社会和经济机会提供高质量的生活。

  在霍华德的基础上,杨威借鉴中医和谐平衡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创建了“21世纪田园城市”的空间规划方法,旨在推广可持续发展,将山水生态空间、历史文化遗产、社会经济发展、人性化空间设计、低碳交通、绿色智慧技术、社会治理机制、城市维护机制等要素一体化考量,还因此荣获了英国2014年沃福森经济学奖决赛奖。这是世界上仅次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二大经济学奖项,在英国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规划设计工作中,杨威将城市、城镇和村庄视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器官。她认为,保护环境、激励社区、重新定义土地使用价值,以及刺激社会和经济活动是规划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她还通过整合智能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创造可行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在促进多学科合作,通过多样化的专业知识,培养创造力,实现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推动。我们屡获殊荣的项目就展示了跨学科合作的潜力。”杨威说。

  2021年,担任英国皇家规划学会主席期间,杨威给卡迪夫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优秀毕业生颁奖

  杨威主持过英国乃至欧洲,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几十个规划和设计项目。她也致力于让“田园城市”的理念在中国落地。2013年,她担任中英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工作组的英方联席主席,并领导完成了中英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是试点项目之一,这里被称为“历史黄河走廊”。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曾流经睢宁县。后因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睢宁河段现已废弃了800多年。尽管睢宁县曾经具有黄河边城镇的战略地位和辉煌的历史,但是现如今它的发展却滞后了。2014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睢宁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项目备受关注。

  杨威和团队在睢宁县项目中灵活运用了“21世纪田园城市”的空间规划方法,充分考虑当地在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迁移和发展需求,借鉴英国小城镇的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前瞻性地设计了可持续的发展方案,复兴了历史悠久的昔日黄河走廊。

  规划方案的一大特色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为此,他们编制了绿色低碳一体化的规划《中英小城镇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导则》,提出小城镇在城镇规划、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与应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为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

  “英国是第一个建立完整城乡规划体系的国家,也是较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我希望通过实际的合作案例,让人们意识到绿色低碳可以通过本地化、低成本来解决。”杨威说。十年来,该项目被公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功标杆,也被中英两国政府视为合作的典范,其取得的变革性成果对当地社区、经济和环境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谈到未来的城市规划,杨威认为,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是共生关系,它们都有助于发展城市的特性、活力和可持续性。在迈向零碳、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进程中,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将帮助我们为子孙后代保护、留存和创造独特的文化资产。

  “必须让当地社区积极参与进来,让居民、文化专家和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规划决策。”杨威表示,“将社区知识、传统和价值观这些文化遗产融入城市规划,将有助于创建更加包容和有韧性的社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