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苗木生产供应基本充足,但因受到新冠疫情和耕地保护等相关政策的影响,全国育苗面积自2020年开始下降,2021年降至125万公顷左右。全国年可出圃苗木(可供造林用苗量)自2018年起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降至356亿株左右;实际使用量亦呈现稳步下降态势,2021年降至116亿株,苗木总量过剩但结构性供给不足现象仍然存在。2016-2021年全国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科学造林绿化和提高森林质量在数量上、品种上和质量上都对种苗生产提出了新要求。
《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亿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亿亩。据此测算,全国每年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复任务约3400万亩左右,约需要各类苗木40多亿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提倡使用多样化树种,因地制宜营造混交林。《关于科学开展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精准提升林草资源质量,尤其强调了乡土树种的良种选育,保障国土绿化对良种的需求。2022年8月,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在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林草事业发展正处在提质量上水平的关键时期,要把提高森林质量作为打开林草事业发展新天地、发挥森林‘四库’作用的当务之急。将提高森林质量摆上突出位置,坚持增量与存量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观念、加快转型,把工作重心转到提高森林质量上”。这预示着苗木需求将向多样化、良种化方向转变。
近年来,习多次对发展油茶产业、保障粮油安全、树立大食物观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十四五”油茶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茶油年产能达到200万吨。据了解,国家林草局正在编制《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2025年,全国要新建高标准油茶林近3200万亩左右,其中新增1900多万亩,低产林改造约1300万亩。预计未来油茶等木本油料树种种苗生产供应量与需求量将稳步上升。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当前全国苗木生产和使用现状,预计2023年我国苗木供需情况如下:
(1)苗木生产供应量将持续下降。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持续深入实施,用于育苗的土地面积将逐步减少。预计2023年全国育苗面积将从2021年的125万公顷减少到110万公顷左右,全国苗木的可供造林用苗量将从2021年的356亿株减少到282亿株左右。
(2)苗木需求量将逐步减少。“十四五”期间人工造林面积大幅减少,2022年造林总计划约为5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仅为1370万亩,相比2021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封山育林和退化林修复将占到更大比重,合计约为3450万亩。除此之外,耕地红线必须严守,可供绿化土地减少,今后绿化工程主要以“见缝插绿”的方式推进,包括“四荒”、“四旁”及城市景观、口袋公园等,苗木使用量将有所降低。预计2023年全国苗木使用量将继续下降,约为86亿株左右。
(3)对苗木品种及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一是对珍贵乡土树种的需求增多。二是轻基质育苗和温室容器育苗将被市场推崇。三是抗逆性树种持续走俏,如适于“四荒”种植环境的耐瘠薄、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沙、抗寒的树种将是市场需求树种的方向。四是2~3年生油茶良种容器苗需求将大幅增加。五是造林绿化用苗在冠型、苗龄和培育成本的选择上更注重科学性,如树形自然的全冠苗、节水耐旱的苗木将更受关注。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34种(R>2.5),分别是:云杉、银杏、红皮云杉、樟子松、红豆杉、白皮松、白蜡、女贞、油松、悬铃木、国槐、紫薇、栾树、青海云杉、榆树、黑杨、桂花、海棠、桃、紫叶李、黄杨、刺槐、沙棘、华山松、核桃、落叶松、柠条锦鸡儿、红花檵木、山杏、花椒、侧柏、楠木、卫矛、茶。与去年分析相比,云杉、银杏、樟子松、白皮松、白蜡、女贞、油松、悬铃木、国槐、紫薇、栾树、青海云杉、榆树、黑杨、桂花、海棠、桃、紫叶李、黄杨、刺槐、华山松、落叶松、山杏、侧柏、卫矛、茶的供应依旧严重过剩,红皮云杉、沙棘、核桃、柠条锦鸡儿、红花檵木、花椒、楠木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严重过剩。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20种(1.5<R≤2.5),分别是:柳树、石楠、五角枫、红叶石楠、金叶榆、杨树、梨、龙柏、山桃、紫穗槐、香樟、水曲柳、杜鹃、叉子圆柏、苹果、湿地松、丝绵木、金叶女贞、牡丹、红松。与去年分析相比,红叶石楠、金叶榆、杨树、梨、龙柏、紫穗槐、杜鹃、苹果、金叶女贞供应依旧相对过剩,石楠、五角枫、山桃、叉子圆柏、湿地松、香樟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相对过剩,红松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相对过剩。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8种(1<R≤1.5),分别是:油茶、连翘、枫香、杉木、梭梭、马尾松、木荷、玉兰。与去年分析相比,油茶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供需基本平衡,连翘、枫香、杉木、梭梭、马尾松、木荷依旧供需平衡。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8种(R≤1),分别是:蒙古岩黄耆、桉树、葡萄、竹类、桑树、刺梨、大叶女贞、中间锦鸡儿。与去年分析相比,桉树、竹类、中间锦鸡儿供应依旧严重不足,桑树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严重不足,刺梨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严重不足,葡萄由供应基本平衡转为严重不足。
该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包括伊春森工)、吉林省(包括吉林森工、长白森工)、辽宁省以及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黑龙江森工集团所在区域。
东北地区拥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冰雪等优质自然资源和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北部地区生态安全、国家粮食主产区产能安全、水资源安全、木材等战略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界江(河)国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相比2020年,2021年东北地区的育苗面积和可供造林用苗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苗木实际使用量有所下降,总体过剩趋势依然明显。2016-2021年该地区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东北地区重点开展科学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基地、村庄绿化、生态屏障等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各地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划、工作方案、实施意见。《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设一批林草种质资源保存库、良种繁育基地、保障性苗圃。此外,《黑龙江省造林绿化“十四五”规划》、《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2021-2023年)》、《辽宁省“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指出,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切实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效果,全面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形成黑龙江省林草“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该地区的林区经济转型实现新突破,主要发展寒地浆(坚)果产业,加快森林经营的开展和中药材种植繁育基地的建设。根据近几年苗木供需现状,结合上述规划政策及建设重点,预计2023年东北地区苗木的可供造林用苗量约为22亿株。实际使用量略有下降,约为7亿株。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7种(R>2.5),分别是:花楸、银杏、红皮云杉、槭树、红豆杉、稠李、白桦、樟子松、丁香、糖槭、紫穗槐、云杉、榆树、长白落叶松、沙棘、榛子、文冠果。与去年分析相比,花楸、槭树、红豆杉、稠李、白桦、樟子松、糖槭、云杉、文冠果的供应依旧严重过剩,丁香、榆树、长白落叶松、榛子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严重过剩,沙棘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严重过剩,红皮云杉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严重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9种(1.5<R≤2.5),分别是:黄檗、五角枫、油松、侧柏、榆叶梅、胡桃楸、水曲柳、杨树、红松。与去年分析相比,榆叶梅、胡桃楸供应依旧相对过剩,黄檗、五角枫、油松、侧柏、水曲柳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相对过剩,杨树、红松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应相对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5种(1<R≤1.5),分别是:柳树、山杏、国槐、黑穗醋栗、龙牙楤木。与去年分析相比,山杏供需依旧基本平衡。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4种(R≤1),分别是:西伯利亚红松、蒙古栎、刺五加、小黑杨。与去年分析相比,西伯利亚红松供应依旧严重不足,蒙古栎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严重不足。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该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除内蒙古森工集团外)所在区域。
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少。相比2020年,2021年华北地区的育苗面积略有减少,可供造林用苗量和苗木实际使用量有所下降,总体过剩趋势有所缓解。2016-2021年该地区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近年来,华北地区着力进行森林城市建设,各省(区、市)相继出台和实施了一大批绿化造林的新通知、政策、规划和工程。《北京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35年)》、《山西省关于科学开展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提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作为发展目标;《天津市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2018-2035年)》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关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草资源保护。当前华北地区对树种的需求以乡土树种、彩叶树种、乔木树种、灌木树种、藤本树种为主。根据近几年的苗木供需情况,结合上述规划政策,预计2023年华北地区苗木的可供造林用苗量约为48亿株。实际使用量略有上升,约为17亿株。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4种(R>2.5),分别是:樟子松、云杉、沙棘、柳树、油松、白皮松、国槐、落叶松、杨树、柠条锦鸡儿、海棠、榆树、山杏、卫矛。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樟子松、云杉、沙棘、油松、白皮松、落叶松、杨树、榆树、山杏、卫矛的供应依旧严重过剩,国槐、柠条锦鸡儿、海棠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供应严重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8种(1.5<R≤2.5),分别是:侧柏、白蜡、叉子圆柏、榆叶梅、金叶榆、刺槐、山桃、圆柏。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白蜡、金叶榆、山桃依旧供应相对过剩,侧柏、叉子圆柏、刺槐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供应相对过剩,圆柏由供需严重不足转为供应相对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7种(1<R≤1.5),分别是:梨、苹果、连翘、小檗、丝绵木、葡萄、迎春。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连翘、小檗、葡萄的供应依旧相对平衡,梨、苹果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供应基本平衡,丝绵木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供需基本平衡。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5种(R≤1),分别是:蒙古岩黄耆、小叶锦鸡儿、梭梭、中间锦鸡儿、红豆杉。与去年的分析结果相比,蒙古岩黄耆、小叶锦鸡儿、梭梭、中间锦鸡儿的供应依旧严重不足。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该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在区域。
由于西北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地形较为复杂多变,该地区总体生态环境易受到影响,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较为匮乏,林木资源的地区性分布差异较大。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西北地区的林草资源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灾减灾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相比2020年,2021年西北地区的苗木新育面积和苗木产量减少较大,可供造林用苗量有一定减少,苗木实际使用量也有所下降,总体过剩趋势有所缓解。2016-2021年该地区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西北地区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及规划,陕西省出台《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青海省印发《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并提出要做大做强做优绿色有机特色产业,做好特色经济林果产业高效栽培和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尔自治区分别印发《甘肃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宁夏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新疆尔自治区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等规划,均指出应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林草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综合治理退化沙化草原,巩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综合治理成果,改善脆弱生态环境。根据近几年苗木供需情况,结合有关规划政策,预计2023年西北地区苗木的可供造林用苗量约为57亿株。实际使用量略有下降,约为16亿株。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9种(R>2.5),分别是:云杉、樟子松、白皮松、油用牡丹、白蜡、国槐、油松、榆树、杏、刺槐、核桃、青海云杉、落叶松、沙枣、山杏、杨树、苹果、胡杨、柽柳。与去年分析相比,云杉、樟子松、白皮松、国槐、油松、榆树、杏、刺槐、核桃、青海云杉、沙枣、山杏、杨树、柽柳的供应依旧严重过剩,苹果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严重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8种(1.5<R≤2.5),分别是:梭梭、山桃、柠条锦鸡儿、连翘、侧柏、枸杞、紫穗槐、紫叶李。与去年分析相比,柠条锦鸡儿、侧柏的供应依旧相对过剩,枸杞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相对过剩,山桃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相对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6种(1<R≤1.5),分别是:紫叶矮樱、花椒、茶、水蜡、沙棘、叉子圆柏。与去年分析相比,叉子圆柏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供需基本平衡,花椒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供需基本平衡,沙棘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供需基本平衡。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2种(R≤1),分别是女贞、葡萄。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华中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盆地和河湖为主,林业资源种类丰富、类型丰富。相比2020年,2021年华中地区的育苗面积有所下降,新育面积呈稳步下降趋势,可供造林用苗量基本持平,实际使用量有所上升,总体过剩与结构性不足依然存在。2016-2021年该地区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华中地区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积极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湖南省“十四五”林业草原种苗发展规划》强调加强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苗木基地建设;《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深入推进宜林地造林绿化;《湖南省“十四五”林业草原种苗发展规划》和《湖北省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经济林树种。结合华中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及苗木供需现状,预计2023年华中地区苗木的可供造林用苗量约为21亿株。实际使用量略有下降,约为9亿株。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3种(R>2.5),分别是:牡丹、黄杨、女贞、楸树、国槐、花椒、悬铃木、紫薇、紫穗槐、侧柏、白蜡、栾树、柏木。与去年分析相比,黄杨、国槐、悬铃木、紫薇、白蜡、栾树的供应依旧严重过剩,女贞、楸树、侧柏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严重过剩,花椒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严重过剩,柏木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严重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6种(1.5<R≤2.5),分别是:五角枫、桃、石楠、水杉、桂花、香樟。与去年分析相比,桃的供应依旧相对过剩,五角枫、石楠、桂花、香樟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相对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8种(1<R≤1.5),分别是:杨树、枫香、苹果、红豆杉、茶、湿地松、杉木、油茶。与去年分析相比,杨树、枫香、杉木供需依旧基本平衡,湿地松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基本平衡,油茶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基本平衡,红豆杉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基本平衡。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8种(R≤1),分别是:大叶女贞、红花檵木、望春花、红叶石楠、刺槐、板栗、玉兰、落羽杉。与去年分析相比,红花檵木、望春花依然供应严重不足,红叶石楠、玉兰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严重不足。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该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所在区域。
华东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貌多样,水系发达,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丰富的林草资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维护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相比2020年,2021年华东地区的育苗面积下降,新育面积平稳减少,苗木产量降低较大,可供造林用苗量有所上升,苗木实际使用量略有降低,总体过剩趋势明显。2016-2021年该地区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近年来,华东地区结合林业发展特点,各地对发展规划与目标进行了细化。《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2021年工作总结与2022年工作要点》全面贯彻落实“林长制”,稳定推进绿化建设;《江苏省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国土绿化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有机结合,把乡土树种摆在突出位置;《浙江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全力打造“一地”、“两屏”、“三区”、“多群”的发展空间布局;《安徽省国有林场发展“十四五”规划》、《福建省“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鼓励林业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区,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规划》力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根据近几年苗木供需情况,结合相关规划和政策,预计2023年华东地区的可供造林用苗量约为100亿株。实际使用量略有下降,约为22亿株。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21种(R2.5),分别是:南天竹、南方红豆杉、银杏、女贞、白蜡、樱花、桂花、国槐、悬铃木、紫薇、榉树、海棠、香樟、栾树、桃、侧柏、黑杨、红花檵木、黄杨、中山杉、红叶石楠。与去年分析相比,南天竹、银杏、女贞、白蜡、樱花、桂花、国槐、悬铃木、紫薇、榉树、海棠、栾树、香樟、桃、侧柏、黑杨的供应依旧严重过剩,红花檵木、黄杨、红叶石楠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严重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1种(R≤1),是桉树。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华南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种类密集,堪称中国生物保护的一艘雨林方舟。华南地区2021年的育苗面积与2020年基本持平,新育面积略有减少,可供造林用苗量与苗木实际使用量均有所上升并趋于合理,总体供需呈平衡趋势。2016-2021年该地区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华南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广东省下发了《广东省林木种苗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生态修复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广西林业种苗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全区油茶“双千”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发展绿色生态富民产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海南省印发了《海南省林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海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规划,进一步完善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根据近几年苗木供需情况,同时结合重大工程项目,预计2023年华南地区苗木的可供造林用苗量约为7亿株。实际使用量略有下降,约为5亿株。
(1)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4种(1.5<R≤2.5),分别是:罗汉松、桂花、秋茄、澳洲坚果。与去年分析相比,罗汉松、澳洲坚果供应依旧相对过剩,桂花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供应相对过剩,秋茄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供应相对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2)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12种(1<R≤1.5),分别是:油茶、枫香、山杜英、木荷、楠木、茶、香樟、八角、金花茶、十大功劳、杉木、红锥。与去年相比,木荷、八角、香樟、金花茶、杉木、红锥供需依旧基本平衡,油茶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供需基本平衡,枫香、山杜英由供需相对过剩转为供需基本平衡,楠木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供需基本平衡。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3)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16种(R≤1),分别是:火力楠、沉香、黎蒴栲、桉树、黑木相思、大叶相思、白骨壤、木麻黄、台湾相思、木榄、花梨木、玉桂、红树林、红花檵木、桑树、杜鹃。与去年相比,沉香、桉树、白骨壤、花梨木的供应依旧严重不足,木麻黄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供应严重不足,火力楠、黎蒴栲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应严重不足。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西南地区多山多雨,是我国降水局部差异最大、变化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其地形复杂,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处于我国许多河流的上游地带,当地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重点关注。西南地区育苗面积近年波动相对2016-2017年有所减缓,2021年育苗面积与往年持平。相比2020年,2021年西南地区的苗木产量明显下降,可供造林用苗量、苗木实际使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2021年该地区育苗面积及苗木供需趋势如下:
西南地区大力发展并积极开展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国土绿化行动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并通过发展工业原料林和乡土树种推动乡村振兴。《四川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指出要重点发展木本油料、特色林果等特色经济林,促进林业产业的合理利用和发展;《西藏“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规划(2014-2030年)》提出应结合区域生态建设,建立防护林体系。根据近年苗木供需状况,结合工程建设规划,预计2023年西南地区苗木可供造林用苗量约为27亿株。实际使用量与往年基本持平,约为10亿株。
(1)苗木供应严重过剩的有13种(R>2.5),分别是:红豆杉、栾树、湿地松、桂花、银杏、柑橘、花椒、川滇桤木、茶、核桃、云杉、楠木、香樟。与去年分析相比,栾树、湿地松、桂花、银杏、柑橘、茶、云杉、香樟供应依旧严重过剩,花椒、川滇桤木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严重过剩,核桃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供应严重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不宜继续发展。
(2)苗木供应相对过剩的有8种(1.5<R≤2.5),分别是:白桦、香椿、杉木、滇柏、云南松、李、江孜沙棘、柳杉。与去年分析相比,李由供应严重过剩转为相对过剩,杉木、云南松、江孜沙棘、柳杉由供需基本平衡转为相对过剩,香椿、滇柏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相对过剩。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谨慎发展。
(3)苗木供需基本平衡的有9种(1<R≤1.5),分别是:油茶、华山松、柳树、柏木、黄檗、旱冬瓜、皂荚、油用牡丹、桤木。与去年分析相比,油茶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基本平衡,柏木和黄檗依然供需基本平衡,华山松、旱冬瓜、皂荚由供应严重不足转为供需基本平衡。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适当发展。
(4)苗木供应严重不足的有5种(R≤1),分别是:竹类、清香木、刺梨、刺槐、藏川杨。与去年分析相比,竹类依然供应不足,刺梨由供应相对过剩转为供应不足。2023年育苗建议:以上树种可以大力发展。
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局办公室 局信息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bm37000013QY球友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