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初开始,随着气候逐渐变暖,黑龙江省各地根据土壤墒情陆续开展植树造林,全省由南到北渐次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截至4月20日,全省已完成造林绿化4.0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35万亩,退化林修复1.11万亩,封山育林0.34万亩,村庄绿化0.26万亩。
黑龙江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科学推进造林绿化,持续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龙江力量。今年,省委省政府将“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计划完成营造林100万亩”作为重点任务,省政府召开全省林长制办公室会议对造林绿化工作做出明确部署。据了解,今年全省将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使用乡土树种,继续营造混交林,进一步提升混交林占比,降低杨树纯林占比。二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统筹长期效益和短期收益,以全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为契机,持续探索开展生态经济林建设,促进生态改善和林农增收。
各地大力开展义务植树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造林绿化的良好氛围。植树节当天,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团省委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植绿爱绿护绿小课堂》,向青少年志愿者、学生代表及家长60余人普及义务植树相关知识,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出2023年义务植树倡议;联合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市园林绿化中心举办“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植树节主题宣传活动,通过“黑龙江全民义务植树网”发布义务植树项目。各地志愿者们深入社区、校园、公园等地,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条幅、发放倡议书、发放宣传册、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
各地科学谋划、超前行动。鸡西市以村庄绿化、人工造林、工矿废弃地绿化和公路绿化等为重点,开展“绿在鸡西”三年行动,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家园;伊春市主动作为,严格开展苗木产地检疫和检疫复检,及时查处了违规调运事件;七台河市成立苗木产地检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保障产地检疫工作的实施;龙江森工集团提出2023年完成2万亩红松嫁接、重点打造100个集团级标准化生态林场(所)的目标;北大荒农垦集团5.69万亩造林绿化地块已全部落实;尚志管局造林地块清理、苗木准备、劳力用工、物资储备、运输车辆等已全部就绪;绥化市青岗县完成秋季造林整地5800余亩。
各地抢抓有利时机,按下造林绿化“快进键”。泰来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县直机关企事业共59家单位、800多名志愿者共栽植杨树、樟子松9000余株面积达200亩;鹤岗、绥化市四大领导班子带头参加义务植树,以实际行动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植树、精心护绿;克山县已完成造林570亩,计划于5月1日前全面完成2400亩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尚志市政府、市林草局和尚志管局三方联动完成义务植树150亩;讷河市督导工作组深入各造林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抚育关,已完成栽植1600余亩及23个村屯的村屯绿化;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组织市区学生、单位和个人500 余人开展“春风十里.青山有你”暨“鸡西绿海.我为家乡添新绿”主题植树活动,共种植红松和水曲柳树苗3000余株;七台河市龙煤七矿公司组织志愿者走进新兴矿立井矸石山,共植树3000余株,用实际行动为矸石山复绿补绿。
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省林科院专家组,根据全省各地造林绿化计划任务和2018-2022年全省种苗生产情况,对2023年全省苗木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发布了《2023年度黑龙江省苗木供需分析报告》,为各地育苗生产与经营提供指导性意见。经统计分析,全省可供2023年春季造林绿化苗木约5.33亿株,其中红松、云杉各1亿株以上,樟子松6152万株,水曲柳2178万株,基本满足2023年春季造林绿化的苗木需求。自3月初,全省春季苗木产地检疫面积17.4542万亩,检疫苗木10.7676亿株,苗木产地检疫率100%,确保合格苗木上山造林。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