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366-5866

青岛古树名木达1764株已建成4个古树公园

时间:2024-06-27 02:20:12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6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古树名木复壮保护情况。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殷保家,市园林和林业局园林和林业建设处处长贺蕾,崂山区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薛长坤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我市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1764株,广泛分布于七区三市。根据省绿委办最新普查认定结果,其中一级古树86株,二级古树291株,三级古树1387株,尚有700余株正在认定中。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及抢救复壮工作,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复壮工作,同时不断探索建设古树公园,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线上古树认养、古树公益课堂等活动,持续丰富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工作的形式内容。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古树名木的各项要求,积极开展大面积保护复壮工作,基本摸清古树名木家底,让古树名木有尊严、有价值地生长。分别于2021年复壮古树名木50株,2022年复壮300株,2023年复壮150株,2024年计划复壮150株。

  青岛市高度重视对古树名木保护及抢救复壮工作,早在1990年就颁布实施了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根据实际对该《办法》进行四次修订。2017年修订后明确市和各区市财政每年必须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自2017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救治和复壮。

  推行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联动,逐步形成包含“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芯、一树一景、一树一文化”等内容的“十个一”运营机制,打造“覆盖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古树名木保护的“青岛模式”。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录入名称、图片、地理位置、保护状态等信息,形成全市古树名木动态更新数据库。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141”方案,即建立一所“青岛古树医院”、提供四项古树诊疗服务、打造一套古树管理方案,建立“古树名木健康档案”。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技术支持团队要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专项保护。

  我市定期对古树进行全方位体检,及时发现治疗病虫害,有计划地救治、复壮;定期对古树扶架、围栏、土壤等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根据健康状况出具了复壮方案。崂山风景区、观音寺、荒草庵、太平寺、天后宫、中山公园等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在实施复壮后获得新生。在古树名木复壮过程中,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创新多种复壮沟的开挖方式。开展银杏古树根部病害发生致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QY球友会官网完成《银杏根部病害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成果报告》,为古银杏树复壮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市以古树名木资源为依托,以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为重点,以公众游憩参观为主要功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探索建设高品质古树公园。目前,已建成四个古树公园,分别是胶州市大孟慈村古柏公园、胶州市大行二村银杏古树公园、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北寨村银杏公园、平度市旧店镇九里夼村黄连木古树公园。

  胶州市大孟慈村古柏公园是我市首个古树公园,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围绕27株古柏组成的古树群建设。其中,古树树龄最长的已经超过200年。在古树复壮的基础上,公园建设以“松柏常青、枯树逢春”为主题,设置休闲设施、文化景观墙等,设计了古树立地条件监测系统、古树小气候系统、古树生态实时监控系统、古树动态监测系统、古树虫害防控专用产品及集古树景观一体的杀虫灯等仪器设备,将数字化信息管理动态贯穿了整个古树公园,做到随时随地观测古树动态,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胶州市大行二村银杏古树公园,位于胶州市胶西街道大行二村,占地面积约290平方米。公园内生长着树龄约420年的银杏古树,在全面调查古树的生长状况与生存环境后,对其开展了抢救复壮工作。复壮工作结束后,以重新焕发生机的银杏古树为主体,“见缝插绿、植绿造景”为原则打造古树公园。公园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大行二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有效保护了珍贵乡土古树资源,传承了乡村的历史文脉。

  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北寨村银杏公园,面积900多平方米,中心是一棵树龄约500年的银杏树。公园建设前,首先完成了银杏树的抢救复壮工作,使古树重新焕发生机。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了解北寨村周边现状后,以“找准绿地定位、凸显古树特色、优化为民服务”为原则,建设古树公园。为周边居民打造了一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景观,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绿色获得感。

  平度市旧店镇九里夼村黄连木古树公园,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公园中的黄连木古树树龄约600年。在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和古韵人文基础上,以“古树青山温泉,石桥流水人家”的理念打造集古树保护、生态游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古树公园。园内设置了景观式杀虫灯等设施,物理防治虫害,设有宣传牌、文化墙,全面介绍黄连木古树的种植历史、生物学特征、文化内涵等内容。

  为更好地增强市民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我市多次面向社会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活动。市绿委办邀请专业文创团队设计出了青岛市互联网+义务植树的卡通代言人“耐小冬”,开辟了“耐小冬公益课堂”,并面向社会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活动。2020年8月15日,由青岛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办的“当耐小冬遇见古树名木”活动在中山公园桂花园举行。2023年9月25日,以“保护古树名木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2023年青岛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西海岸举行,活动现场宣读了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发放了护绿一封信,并同步启动了古树名木专项执法行动。这些活动增强社会公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和热情,在全市掀起了古树名木保护热潮。

  推行“古树保护纪实”“叩访古树”“听古树讲故事”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古树名木相关书籍,先后出版了《青岛市古树名木志》《青岛古树名木故事》《寻找青岛最美古树》等书籍,并向社会各界进行赠阅和公开发行。依托古树名木科普宣传周,通过网络、报刊、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深入挖掘千百年来古树名木的厚重沧桑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价值、传说故事及重大历史记载,让一株株古树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

  结合“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我市挑选出50株历史悠久、有故事、有重要意义的古树供市民线上认养,开通捐款通道。通过古树认养办法,青岛市爱心企业签署《古树名木养护承诺书》,自愿承担企业周边公共绿地内树龄500年的古银杏树的养护任务,主动出资派专人负责日常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日常巡护,“青岛01号古树”有了“树管家”。我市古树名木保护认养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媒体的好评。

  我市计划到2024年底,再复壮150株古树名木,建成3个古树公园,均以一棵或一群古树名木为核心,展现独特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打造“一树一景”的绿色名片。同时,我市将不断创新古树保护管理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市民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在全省一级古树换牌的基础上,完成二、三级古树换牌,为古树名木换发“新名片”,完善古树名木信息数据库,实现古树名木资源的动态管理和更新。

  确保在2024年底前完成全市150株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提高古树名木的生长质量和健康状况,延长古树名木的寿命,增强古树名木的抗灾能力。

  确保在2024年底前完成全市3个古树公园的建设和改造工作,打造各具特色和品质的古树公园,提升古树名木的观赏价值和社会效益,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和休闲场所。

  确保在2024年底前开展一系列的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营造古树名木保护的文化氛围。

  确保在2024年底前建立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保护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法,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水平和质量。

  全国基层党建网记者:据了解,之前我市公布的古树名木数据是两千多株,请问这个数字与今天公布的有何不同?市民想要认养古树名木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呢?

  殷保家:2018年以前,国家、省对于古树名木的认定没有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我市参照其他城市的做法,将古树名木定为三级,一、二、三级古树名木的认定标准分别是树龄300年、200年、100年。2018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山东省古树名木分三级保护,一、二、三级古树名木的认定标准分别是500年、300年、100年,其中一级古树由省政府负责认定公布。2022年,山东省政府对全省一级古树进行了认定,我市86株古树被认定为一级古树。2023年我市按照《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二级古树进行了重新认定,291株古树符合二级标准,2023年8月份市政府授权公布。三级古树的认定权在各区市,目前已完成认定1387株,尚有700余株正在认定中,各区市政府将会陆续公布。

  关于古树名木的认养,需要认养方根据权限向所在区市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主管部门颁发认养证书或与其签订认养协议。认养标准分个人和单位团体,个人标准以1000元为界,单位团体以10000元为界。认养所享受的权利义务不一样,具体内容详见2020年市绿委办发布的《青岛市绿地(林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目前已在网上公布的50株古树,可以直接在网上认养,市民朋友可关注“青岛义务植树”微信公众号,点击“网络参与”,直接通过捐款进行认养。捐款最低数额为30元,所捐款项全部进入中国绿化基金会账户,将按程序用于古树名木保护,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山东商报记者:刚才多次提到“古树复壮”,请问什么是古树复壮,具体是做哪些工作呢?

  贺蕾:“古树复壮”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使原本生长衰弱、濒危的古树重新恢复正常生长、延续其生命的措施。必须指出的是,“古树复壮”是对在其生物寿命极限之内的树木进行救治,效果并不是万能的。近年来,我市学习北京、泰安、黄山等地对古树复壮的先进经验,抢救与复壮了不少古树。在古树复壮之前,首先要对衰弱古树根部根系、树干、树皮、树枝进行全方位体检,根据健康状况出具复壮方案。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土壤改良。大多衰弱古树都存在土壤养分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土壤养分、换土等方式,也可以通过挖复壮沟、复壮井的方式,提升土壤通透性,提升根部吸收能力。二是处理树洞。古树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会因为自然灾害或病虫害等原因形成虫洞、树体空洞、树体劈裂等问题,我们会通过消毒杀菌,清除病虫害的隐患、使用胶质、桐油等材料封堵的方式防止树洞扩大、稳固树体。三是完善保护设施。清理古树周边的硬化材料,砌造生态围栏,安装避雷针围墙,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四是增加支撑。修剪古树的枯枝、断枝,避免伤及周边群众,对倾斜倒伏的枝条,扶正后加固支撑。实施复壮后的古树,我们还会定期监测生长状况,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抢救,尽量延长古树名木的寿命,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百度青岛记者:崂山的“汉柏凌霄”闻名遐迩,请问崂山区的古树名木多吗?崂山区在古树名木保护宣传上是怎么做的?

  薛长坤:崂山的“汉柏凌霄”闻名遐迩,崂山的“绛雪”因《聊斋志异》而天下皆知,崂山的“庆德槐”被誉为“江北第一古槐”。崂山古树名木众多,根据最新的普查数据表明,崂山区现有古树名木301株,其中:一级古树和名木36株(其中名木5株);二级古树66株;三级古树199株。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生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在外游子的乡愁寄托。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工作一直是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崂山区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普查建档,让古树“户有所落”。建立古树名木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最新的普查数据,从编号、GPS定位、坡度、高度、冠幅、胸径、生长势、保护级别等要素着手,给古树专业鉴定,统一编号,建档入案,并及时更新数据库。二是基础养护,让古树“老有所养”。依托林长制机制,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对古树进行动态巡查监管,及时掌握树木现状,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实现“心中有数”“心中有树”。我区每年会根据树木的生长势,分株制定养护方案,有针对性的安排基础养护。三是应急处置,让古树“难有所援”。落实古树名木实时报告制度,要求街道、社区和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人,全时段开展巡察,对发现的古树名木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并根据上级指示及时开展应急处置。近年来,已圆满处置了古树倒塌砸房事件、古树断枝影响供电事件等突发情况,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古树和公众的安全。四是救治复壮,让古树“病有所医”。对濒危或遭受重大病虫危害的古树名木,组织专家技术团队,实施救治复壮工程。近年来,通过更换种植土、设透气井、建围栏、架支架等措施,已累计救治复壮古树100余株次,让衰弱古树焕发了生机。五是加强宣传,让古树“连接你我”。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和科普教育活动,依托古树名木专家和民间林长志愿者,每年开展古树名木宣传活动20余次,让市民走近古树、认识古树、热爱古树、保护古树,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一步,崂山区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创新试点:一是结合乡村振兴、森林村居创建等工作,探索开展“古树社区”的建设。二是结合测绘数据,探索古树名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多维度展示和宣传古树名木资源。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发布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产品推荐】